经济学家把2013年以前的时代称之为“旧时代”,从2001年到2013年之间的13年中,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是高储蓄、高出口、高产出。新常态期间最大的特征是中国经济进入结构转换期—经济增速由高增长降为中速增长,处于换挡调整阵痛期。受贸易摩擦、货币金融条件收紧、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的影响,过去所熟悉的路径依赖不复成立。新经济时代,中国高净值人群该如何打破桎梏,迈向财富的新征程?
2019年中国农业银行私人银行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了“豐行天下 财智私行”系列活动,邀请国内知名经济学家、专家学者,与私行客户一同站在时代前沿,解读经济、洞察趋势、因应未来,探讨新经济周期下的全球资产配置与财富传承之道。
逆全球化时代,资产配置“安全为王”
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产业经济学博士后、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评论员马光远强调,百年未有之变局增大不确定性,在反全球化的时代,高净值人士更应当坚持全球化投资的理念,并将安全的理财收益的配置比例上升。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教授、战略学博士生导师金一南则置身于国际、国内历史大变局的背景,结合其自身的亲身经历及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新时代中美战略博弈及关系走向,深度剖析大国博弈背后的实质问题,从国际关系和国家利益的角度提出了应对策略,为私行客户拨散时代迷雾。
经济压力持续,深化改革是战略出路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原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原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预计2019年全年gdp增长6.1%,2020年gdp增长5.8%。经济增长减速的趋势还将延续。尽管如此,李扬认为,总体而言,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机遇期,而唯一的出路是改革。他提出四方面建议:一是在产业层面,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形成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二是我国现阶段投资需求潜力仍然巨大,要发挥投资关键作用;三是加速推进企业改革,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创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鼓励中小企业加快成长;四是继续推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央视财经评论员姚景源从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出发,为企业家指路高质量发展之道。姚景源认为,在当前局面下,不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企业层面,中国经济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打好转型升级的攻坚战。针对中国经济发展产业格局规划,姚景源建议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要点:以创新为根本驱动力的发展,以民生改善为基本目标的发展,更加开放格局下的发展,以及绿色的发展。
历史上兴盛期和开放期往往是重合的。新时代扩大对外开放和对外合作的关键是营造新的创新经济支撑体系。具体而言,一是打造高水平开放新高地,二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三是打造知识、技术和人才集聚新平台,四是打造全球三链枢纽和支点新网络,五是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新环境。”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原秘书长张燕生指出,当今世界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中国企业的迫切任务是从过去40年加速度增长转向未来高质量发展,不断创新发展来创造更多的财富。
中国经济有望企稳上扬,企业亟需智能化转型
围绕“中国经济走向”这个核心问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副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深圳分院院长李其强调,经济是国力的基础,中国能够短时间取得今天的成绩,背后靠的是两项需求的支撑——单一性的庞大市场和海量的基础设施需求。他指出在这两大需求强有力的拉动下,明年中国经济趋势会开始上扬。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长江商学院副院长、战略学教授滕斌圣立足“智能时代的战略创新”指出,未来不同行业的发展将围绕数据的获取、分析,以及科技的开发、利用展开。拥有广大的市场、丰富的商业模式、数以亿计的用户,使得中国在数据积累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预计未来中国将在5g网络、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自动驾驶、基因产业、金融科技六个创新技术领域催生世界级企业。